地方传说:石和尚

大门岛有一片海滩,叫“旁岩”。海滩上,有一块五、六尺高的大石头,样子象和尚;你近前精细看,和尚的脖颈上还挂着一串拜佛珠哩!和尚怎么会变成石头立在海滩上,大家又为什么叫它旁岩呢?
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。
东海上有一个小岛离大陆很远,小岛南面是一片礁岩,礁岩边有一个洞。这个洞可深呢!沿着这个洞走七日七夜,能走到东海底下的水晶宫殿。东海龙王进进出出,都要经过这个洞口。这个洞是水晶宫的大门哩,小岛就叫大门岛。
大门岛住着二、三十户人家,全靠打鱼为生。东海风急浪大,船只经常被打沉,打鱼人遭了难,剩下孤儿寡母,日子过得很艰苦。
岛东边有一个姓鲍的船老大,两夫妻带着三岁的女每儿鲍彦,苦难度日。那一年,鲍老大出海不久,碰着了大风暴,连船带人都被风暴打沉了。日子怎么过呢?鲍老大老安带着鲍彦,坐着小船,离岛四处飘,讨点物事来吃吃。后来,又饿又冷,实在无法可想了,鲍老大老安把鲍彦送到大陆的一个庙里去当小和尚,度度命;自己呢,活活饿死啦。
过去了几十年,鲍彦成了圣僧。他思想家乡,从印度取经回国后不久,就坐船过东海,回乡探望。船在离大门岛不远的海面,遇到了大风暴,那风暴真大呀!大浪好比鲨鱼口里露来的利牙,咬着船舷。一阵风“呼”刮来,船象个小水瓢,象要被吞吃了一样。船艰难地在海面上颠呀,抖呀。鲍彦合掌静坐,风浪、闪电根本没放在眼里。过了一会,他看到了大门岛口中念念有词,用手对着海面一指,一个大浪打来,把船推上了岛船稳稳地停在海滩上。
鲍彦冒雨登上岩,只见海滩上站满了人。他们围上来向他打听出海未归的亲人。鲍彦心里一动,惊叫一声,小时候阿妈阿爸的死又现在眼前。他想:“几十年了,乡亲们还过着恁苦的日子。我这次回乡,一定要尽我的本事,帮他们脱离苦难。”用什么办法解救乡亲,使大家不再受苦呢?他想了又想:岛孤零零,生在东海当中,怕的是风暴。岛苦是能连着大陆,有个安然的避风港,出海能打鱼虾,回岛能种豆麦,打鱼人不就可以安居乐业了吗?对!一定要把大门岛拉向大陆,让大家早一日脱离苦难。他把想法对大家讲了,大家真高兴,都感谢这个善心的师父。
天色慢慢暗了,鲍彦扛着粗大的绳索,一头扎在洞顶的山腰上,另一头套在自己的肩头,又脱下袈裟,铺在海上。迷袈裟是他去印度取经时得来的法宝,一放下海面,海水就分开一条大道。鲍彦踏上袈裟,正要拉。洞口跳出个杀气腾腾的蟹将,原来是龙王传话来了:“这里是水晶宫大门,庶民不可乱犯!你既为出家之人,理应割断凡尘,回寺闭门修行。若违反天意,金鸡啼时会化为顽石!”
鲍彦对阒蟹将,哈哈大笑,声音如洪钏一样响:“回去对你那龙王讲吧,为庶民做好事,死而犹生,我怕什么!”
乡亲们晓得了,都来相劝:“师父,你恁爱黎民百姓,心实在好,只是我们不能眼光光看着师父被处死,还是就此罢手吧!”
鲍彦对着乡亲连加拱手,摇摇头说:“大家不用再说了,我意已定。死我一人,救全岛,值得!”说完,拉紧了套在肩头上的绳索,使出了全身力气;就拉。拉呀,拉呀,不一会,远远看到面前一片灰蒙蒙的山。
这时,一条小船对面驶来,鲍彦高声问:“老大,这是什么地方呀?”
船老大回答道:“这是瓯江口。”
“瓯江口?”鲍彦高兴了,“瓯江岸边就是温州府,是鱼米之乡啊,靠在这里,大门岛的乡亲再也是不会受苦了!”
就在这一下,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了金鸡的叫声。鲍彦在水宫门口开始变硬,慢慢变成了石头,鲍彦站的袈裟变成金色的沙滩。
从此,大门岛就顿在瓯江口外了。岛上的人为了永远纪念鲍彦,把这片海滩称作“旁岩”。直到现在,外地人到了大门岛还都要特地跑去看看这个石和尚哩!

记录整理者:车高渊 男 46岁 高中 干部
1979年8月采录于黄岙镇(温)
流传于大门岛

About: dato
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